研磨过程导致的淀粉损坏
损伤淀粉会影响面团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成品的质量(见"损伤淀粉对烘焙的影响").当聊到损伤淀粉时,以下的经验法则适用:既不能太多,也不能太少!但是,损伤淀粉是如何产生的呢?
在碾磨过程中,无论是在工业层面还是在实验室中,都会出现淀粉损伤。损坏的淀粉是任何传统干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。碾磨机在淀粉损伤程度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。有三个变量会影响面粉中受损淀粉的数量:
- 谷粒硬度(遗传标准)
- 小麦制粉前的准备工作(机械标准)
- 磨机的设置(机械标准)
籽粒硬度是一个基因标准,主要取决于小麦的品种。因此,它是一个固定值。在同等研磨条件下,"硬 "小麦几乎总是比 "软 "小麦产生更多的损伤淀粉。一些国家将小麦标记为 "耐磨 "或 "不耐磨",而不是 "硬 "和 "软"。这种 "耐磨 "的概念很有意思,因为它让我们考虑到,耐磨性更强的小麦可能会分解成更大但也更多的损伤淀粉颗粒。幸运的是,"硬 "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也较高,可以补偿(部分)对淀粉的损害。在任何情况下,谷物硬度是所有面粉厂都必须关注的问题。
对于任何给定的小麦样本,碾磨机都有两种主要方法来控制受损淀粉的水平:
- 小麦的制备(调制)。调质包括将小麦与一定量的水混合,然后静置。这一过程可使胚乳(带粉的麦粒/白蛋白)和麦粒外层(麸皮)在碾磨过程中更容易分离。目的是在获得最大面粉量的同时优化灰分含量,从而减少麸皮量。水能软化胚乳,使淀粉更容易从蛋白质基质中分离出来。这就减少了淀粉的损坏。
- 磨粉机的设置。磨粉机的主要工作是从给定的一批小麦中获得最大数量的优质面粉。由滚筒(凹槽式和光滑式)和筛分器(平面筛分器)组成的复杂工具使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容易。
当小麦从两个辊子之间通过时,淀粉会受到破坏,而辊子的作用是减小颗粒的大小。磨粉机的设置标准纯粹是机械性的。这里不再赘述复杂的磨粉图,而是介绍一些要点:
- 辊子之间的间隙越小,淀粉就越容易受损。
- 辊子上的压力越大,对淀粉的破坏就越大。
- 凹槽辊在剪切运动中 "破碎 "颗粒。
- 光滑的辊子更像是破碎机,能 "破碎 "颗粒。
- 随着研磨的继续,面粉受到的机械应力越来越大,对淀粉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。
- 虽然破碎和转化通道生产的面粉中受损淀粉的含量并不高,但这些通道确实生产了大量的面粉,因此最终会给成品带来最多的受损淀粉。
- 另一方面,虽然磨粉末(即最终还原)通道生产的面粉中含有极高的受损淀粉,但它们只生产少量面粉,因此对成品的影响并不明显(图 1)。
众所周知,面粉厂的粉师在损伤淀粉的管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。从小麦的选择到制备和研磨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,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助于产生或多或少的损伤淀粉。我们还知道,这些行为对面粉的流变特性(吸水率、揉混特性、粘性等)和成品的特性(体积、颜色、保质期等)有直接影响。
因此,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测量磨粉机中的淀粉损伤与测量蛋白质含量同样重要(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)。虽然传统方法往往不准确且复杂,但我们现在有了一种快速、简单、国际公认的方法来测量直接影响面粉质量的参数之一,从而对其进行优化。